交託和成就神旨的十字架

2024-05-13 / 楊慶球

十字架的一體兩面

十字架有兩面。西方教會較看重羞辱的十字架;東方教會較看重榮耀的十字架。 西方教會的十字架上,耶穌基督的形象被描繪為死亡或遭受折磨,祂的頭和手常常低着,手掌握成拳頭,雙腿交叉,用一根釘子釘着;東方教會的十字架上,基督被描繪成復活的樣子,祂的手掌張開,雙臂伸直或舉起,彷彿將雙臂伸向信徒,雙腿不是交叉的,而是用兩顆釘子分別釘着,體現祂得勝的拯救。

父神把救贖世人的任務交託主耶穌,基督在十字架上經歷了恥辱與可怕的酷刑。西方教會較多強調我們默想主的受苦,例如路德提醒我們從沉思基督的受苦察看祂親切的心,了解這顆心如何熱愛我們,使祂忍受痛苦以承擔我們的罪孽。

同時基督在十字架成就了父神的旨意,如東正教首席司祭安東尼所說,基督的死亡與榮耀復活對於基督徒而言,就是十字架成為善戰勝惡、生命戰勝死亡的象徵,提醒我們上帝無盡的愛。

耶穌說「成了」之前,十字架是羞辱的,基督為我們受盡極大的痛苦;當祂說「成了」之後,就是祂得勝的開始,十字架成了榮耀的十字架。

十字架的雙重意義

對於信徒而言,十字架的雙重意義是交託與成就。

我們在世上經歷不少苦難,如親人離世、患病、失業、失意,甚至軟弱犯罪,對自己也失去信心。當耶穌基督承擔救贖的使命,祂便決心走十字架的道路。路加福音第九章記載耶穌登山變像,顯出祂的榮耀,下山不久,門徒仍沉浸在祂的榮耀中,祂突然向門徒說:「……人子將要被交在人手裏。」(路九44)之後祂傳道很成功,路加福音十四章25至35節記載耶穌三十歲出頭便有很多追隨者,本應自鳴得意,祂卻轉身向那些人說祂不需要羣眾,祂需要門徒!並且為門徒定下三個條件︰愛主勝於一切、背十字架及撇下一切。耶穌沒有忘記祂走在十字架的路上。

事奉主的人就是主交託了重任給他的人。這種交託與世人的不同,因為我們走十字架的路必然充滿挑戰。我們相信事主蒙福,主恩夠用,但最大的福氣不是世上的財富和名利,而是主的同在,生活有力,行路有光亮,作工得息,試煉得恩助,危難有賴。有主無限的體諒及不死的愛,讓我們無懼前路,充滿信心完成主交託的使命,堅忍邁步前行。主在十字架上受苦正顯出主的大愛。祂消滅罪惡,卻沒有毀滅罪人,這大奇妙的救贖只因祂道成肉身而甘願卑屈地為我們獻上罪債。

我們在世的事奉也有預備受苦的心志,才不會因困難而倒退。這是十字架的路,是主交託的,不放棄,不氣餒。

十字架上神在場

當主說「成了」,十字架成了榮耀的十字架。當時十字架下的人並未感到任何改變,但得勝已經開始。主耶穌大聲呼喊︰「……我的上帝!我的上帝!為甚麼離棄我?」(太二十七46)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呼喊表達了其人性的極大痛苦。其實三一上帝不能亦不會分離。我們在極大痛苦中,例如至愛離開和痛症折磨時也會感到無助,感到上帝好像離場。然而耶穌孤懸於天地之間,正是三一上帝全情投入完成救贖之時。「成了」之後,主耶穌隨即說︰「我把靈魂交託給你。」(參路二十三46)可見三一上帝並不分離。

信徒在苦難中最大的考驗就是以為上帝離場,在苦難中被離棄。上帝的沉默令人信心崩潰,事實上上帝正與我們一起受苦,正如嬰孩受疾病煎熬時,母親心中較孩子更苦,恨不得自己受苦。上帝從不離場,祂與我們一起。

當基督成就了救贖,如上文說,這是榮耀十字架的開始,也是信徒的盼望,因為基督已經得勝。我們深信最困難的時候,也是上帝旨意成就的時候,因此我們絕不輕看我們經歷的困苦。上帝旨意成就不是因為我們有能力,乃是我們確認主與我們一起成就。

從現在到將來的榮耀

十字架的榮耀是將來,也是現今。約翰在拔摩島時,教會遭受大逼迫。約翰問︰「主甚麼時候回來?我們身處大患難中,苦難何時終結?」啟示錄裏,主耶穌給約翰看見將來必成就的事,但不是順時間由古至今地看,乃是先看到天上的崇拜(參啟四),這是最終大勝利的崇拜,意義很明顯︰約翰先看到終極得勝,大局已定,之前的事無論成敗得失已不重要;就如你早知道世界盃足球的賽果,觀看時自然不會太緊張投入。

十字架的成就讓我們充滿信心,因為主已得勝,大局已定,天上的崇拜正在慶祝。正如保羅說:「我想,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,就不足介意了。」(羅八18)十字架的成就在基督的復活中彰顯出來,基督榮耀的身體讓我們一窺將來的事實。本來復活是將來的事,耶穌基督把屬於將來發生的事預先給門徒看見,證明歷史及時間必然按祂所說的發展下去。縱然全世界不信主,歷史必會這樣發展下去,直到主再來,死人復活。如果有人把一個二十一世紀手機帶到一世紀,讓當時的人看二千年後的東西,雖然他們不明白,但這東西證明歷史及時間必然朝向二十一世紀手機的世界發展下去。

十字架的交託及成就成為我們信仰及事奉的基石。主的救贖不單為了拯救罪人,也為了更新世界。祂的成就要把墮落的世界恢復創造的榮美,也恢復罪人與上帝的交通(Communion),得享永生。 


(作者是加拿大宣道會退休牧師,現為香港大埔禮賢會顧問牧師。曾任香港及加拿大神學院老師)


本文轉載自《傳書》雙月刊 (總 188 期),版權屬『中國信徒佈道會』,本會蒙允轉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