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種大嶼:鄉郊社區營造手記

出版社:
出版日期:
2023-6-15
貨品編號:
9789887012009
尺寸:
170*230 mm
頁數:
136頁
重量:
360克
分類:
定價:
HK$150.0
庫存狀態:
低存量/沒有現貨-購買後立即備貨
鄉郊可以不是放假才去的地方嗎?
留在鄉郊的人是為了什麼、又可以做什麼?
 
一個返鄉四年的項目搞手突發奇想,想要連結一班住在島嶼的組織者及鄉村生產者,最後竟然說服到項目資助,在大嶼山展開為期一年半的「有種大嶼學徒計劃」。
 
這是一個在地人、外來人、返鄉人,聯手進行的社區營造實驗。
 
一年半來,一班鄉村生產者和學徒,在大嶼山耕田、藍染、做木工、搞農墟。每週末清晨進山種菠蘿,是什麼讓學徒樂此不疲?當「外來眼睛」和在地視角交織,會有什麼火花?摸著石頭過河,另類鄉郊生活有多少空間和可能?沒有太多前人經驗可以參考,如何可以說服學徒留下來,成為鄉郊社區營造的新一代搞手?完全沒有組織農墟經驗的學徒,又是如何在這公共平台中,向村民及外來遊客訴說本地產業的故事?
 
社區營造的本質,就是由多元社區衍生的碰撞,在不斷的調整和實驗中積累前行。本書由計劃的始作俑者、設計者、執行者及評估者共同創作,梳理旅程中所碰的釘、所結的果。未完待續的大嶼山社區營造實驗全紀錄,釋放鄉郊保育的想像力。

「一幅活生生的地圖,大大地豐富了我們對這個城市的空間認知,並開拓了未來各種可能性的空間想像。」——鄒崇銘
好老土Good Old Soil 策劃
 
作者團隊:
龍子維
香港土地教育基金總幹事,修讀分子生物技術學,因緣際會遇上政治哲學,關注環保、土地、規劃和房屋等議題,遊走於政黨、智庫、環團及民間團體。四年前回到大嶼山,開展鄉村社區營造及社區支援農業的計劃。
 
 
劉君宇、黃煒彤、高君倩
鄒崇銘 另類多元的鄉郊空間地圖
樊樂怡 入鄉,看見不一樣的大嶼山
 
第一部分:鄉郊仲有咩好搞?梅窩未完成的社區營造實驗
1.1 安身立命的基礎
1.2 鄉郊空間地理學
1.3 外來的眼睛
1.4 以社群行動彰顯自由
1.5 鄉郊保育的再詮釋
 
第二部分:社區營造是設計還是偶然
2.1 「有種大嶼學徒計劃」懶人包
2.2 搞手的自白
 Virginia:一份心跳加速的工作
 Skyler:當村民成為社區營造的組織者
2.3 不只是搞event交功課
2.4 參加者的社群設計:與生產者同行
2.5 農墟:一起流汗的共同體
 
第三部分:在地生產者與他們的學徒
3.1 草原農場
 導師強哥——人生下半場的農藝挑戰
 挑戰——如何以生產型農夫的身份,生活下去?
 Give and Take——看到在地生產者的掙扎
3.2 何氏果園
 導師Danny——吊兒郎當,但力求創新的農二代
 挑戰——承傳埋沒於歷史的特產:菠蘿與黃皮
 Storyteller——從無人知曉到有人知曉
3.3 Winnie the Farm 消閑農場
 導師Winnie——一個人的農場變成社區的農場
 挑戰——斷了層的社區連結
 Reconnect——重新連結社區
3.4 大嶼文化工作室
 工作室導師——「不事生產」的木匠們
 挑戰——「不事生產」的木匠們為何參與農墟?
 學徒、導師與組織者的彼此影響
3.5 片藍造
 與「社區營造」保持距離的導師
 挑戰——如何用藍染創造連結?
 點火的人和傳承火種的人
3.6 在地生產的美麗與哀愁
3.7 學徒田野筆記
 
第四部分:數字以外的成效,心之轉化
4.1 為甚麼要做項目成效評估?
4.2 學徒之轉化
4.3 導師之轉化
4.4 街坊和在地生產者之轉化
4.5 轉化之交織和延續
4.6 揀個「好」地方,再思「生活可能性」
4.7 揀班「好」人, 刺激從內而發的動力
4.8 小結:不一定要來大嶼山,在你熱愛的土地開始做點事吧!
 
附錄
關於作者
大嶼山在地生產者節錄
鳴謝名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