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書以「做自己」為主題,引用心理學祖師之一阿德勒的學說,並其他心理和輔導學說,輔以輔導個案和真人故事,探索為何人無法真誠活出真我,鼓勵讀者以勇氣與自己、他人和上帝結連,活得坦然自在。
人由於不接受自己的原樣,以自卑自大為掩飾,悲觀看過去,活在他人的想法下,結果無法活出自己真實的性情和想法,無法照個人價值觀去活,無法傳遞自己心意,追尋個人夢想,無法坦誠面對自己;作者邀請讀者拿出勇氣,接納自己、與人連結和與神連結,成為真誠自然的自己,活得自由自在。
伍詠光(Ringo),為了做自己,常常走少人行走的路(road less traveled)。大學經濟系畢業,不去銀行工作,走去投身廣告業;在廣告市場推廣渾了十年,辭工走去神學院進修基督教輔導,最後進入心理輔導行列,目的不純是找理想,而是希望幫助人,一心以「輔導」和「寫作」為core business。現職突破輔導中心,著有《卑情夠了》、《戀愛出事的理由》及《工,唔係咁打!》;合著作品有《嘴巴失控了——青少年導師求生手記》及《總有一次失戀》,也在雜誌報章撰寫專欄。
袁天佑序
自序
導言:做自己,有錯嗎?
01 鼓舞勇氣的阿德勒
02 無法做自己,因為「我」
自卑,對自己的無情否定
自大,掩飾真實的我
03 無法擺脫別人,不能做自己
消極悲觀,總認為不可能
太在乎別人眼光
比較,只跟著別人跑
妒忌,看自己不順眼
04 阿德勒的社群意識
05 做自己,請鼓起勇氣
發現自己的勇氣
面對過去挫敗的勇氣
敢於迎向未來
06 在關係中也要勇氣
別人是別人,我是我
與人連結的勇氣
07 勇氣的源頭
被神完全接納
活出真我
結語:朋友,勇敢走一趟吧!
參考書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