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書將王明道日記視為歷史的「旁白」,從個人紀錄的角度反映出華人基督教信仰的面貌之一。此書傳達出日記中未經修飾的視角,並能引導讀者了解華人教會中的基要信仰立場、神學觀點及教會文化背景的交織與演變。這種結合宏觀信仰光譜與個人視角的論著,適合學術研究和對歷史及信仰多樣性有興趣的讀者,兼具學術性和敘事性。
編者簡介
陳智衡
建道神學院哲學博士,現為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牧師,建道神學院神學研究部副教授,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總監,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榮譽副研究員,中國基督教史學會會長;著有《太陽旗下十架—香港日治時期基督教會史(1941-1945)》、《合一非一律:中華基督教會歷史》、《紅火淬煉—近代中國基督教政教關係史(1911-1952)》及《建道神學院學生佈道團百年史》。
倪步曉
中國神學研究院哲學博士;現任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,兼任助理教授,《建道學刊》主編;著有《差傳、基要與自立實踐:基督教宣道會華中教區的宗教傳播及其身份建構的探析(1889-1951)》、《明辯論道:王明道的思想溯源》等。
梁序
陳序
一、導論/倪步曉
二、少年王明道與原生家庭的關係/鄞穎翹
三、中國基督教青年會對少年王明道的信仰形塑/吳劍麗
四、青年王明道的信仰轉折(1915-1924)/陳智衡
五、奮興家與教會網絡:《王明道日記》中講道者的信仰模式/倪步曉
六、內戰時期基督徒會堂的處境及王明道的傳道事業(1945-1949)/吳劍麗
七、重訪大革命時代的低音與抉擇:以《王明道日記》為中心的考察(1949-1955)/倪步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