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而不思則妄:讀《踏上十架路:與耶穌同行的思考》有感

2024-09-30 / 鄭子遴 自由作家

子曰:「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。」(《論語.為政》)其實追隨基督者亦差不多,行而不思則「妄」,思而不行則殆,思行須合一。傅士德認為人最大的問題是「浮淺」,不喜深入思考,加上資訊爆炸,接收與分辨資訊的難度愈見增加。有時發覺信徒面對這個「難為正邪定分界」的世代,不自覺會思考疲勞,故索性放棄思考,正如文題所說的一個「妄」字,由胡亂到虛無。

如是者,我們真的可以放棄思考,或者把思考的責任交給人工智能算了嗎?我相信是不可能的,只是我們可能要更多反覆咀嚼所讀到和讀過的,並且更多跟別人交流想法。蔡錦圖博士近期的著作《踏上十架路:與耶穌同行的思考》就讓我再次思考耶穌背起十架、走上苦路的經歷。

關於耶穌在世上最後一段路帶給我的衝擊,要上溯至二〇〇四年上映的電影《受難曲》,它把耶穌被賣、受苦、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過程鉅細靡遺地呈現在大銀幕上,引起許多信徒(包括我)的反思。電影已「落畫」二十年,這麼多年來,影像的衝擊到底有多少改變生命的力量,就不得而知,但聖經的記載從未「落畫」。信徒只需要打開聖經,就可隨時重溫救主為我們犧牲的經歷,每個聖餐主日亦可從牧者口中聽一遍,甚至每年的受苦節聚會都可聚首一堂,以詩歌、默想等形式「感受」耶穌由光榮進入耶路撒冷,到受死、埋葬及復活一週內的心路歷程。然而,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:我真的有跟耶穌同行過這條十架路嗎?

蔡博士這部作品主要把耶穌離世及復活前最後一週,劃分成六個主要部份:日落前、日落後、幽暗、清晨、黑日及黎明。隨著行文上時間的推移,慢慢重溫耶穌在這段十架路上,為救贖世人而背負的傷痛。終章鋪陳後世信徒與當權者,如何看待耶穌受難與復活,帶出一個很重要的信息:

「耶穌的受難和復活流淌出來的影響,可以產生無懼權勢的勇氣、以愛寬恕、以希望面對困境,以及願意服事的心。這樣一個改變時代的信息,足以面對一個失落和無望的時代。一切彷彿似是不可能的,卻因耶穌基督在十架路上所成就的,就變成是可能的了。」(頁309-310)

作者就此向讀者發出一個反思問題:「我們在回顧耶穌在十架路上所成就的,聆聽了他的呼召之後,將會如何回應?」(頁310)

正如作者在序言所說:「福音書不是要把耶穌在世所行的每一件事述說出來,而是讓我們注目於耶穌想我們要注目的。這一點,也是本書的主要目的,讓我們與耶穌同行十架路。」(頁9)作者藉文字打起聚光燈,讓讀者聚焦於耶穌在世最後一週的遭遇,正文分成卅六章之多,詳列由耶路撒冷群眾夾道歡迎耶穌進入聖城開始,到耶穌復活向門徒頒佈大使命為止的事件,參考了不少有關當時猶太文化和考古證據。專注研究耶穌在世最後一段路程的華人著作不多,一般來說,信徒可隨團直接到聖地走一趟,透過領隊的牧者的帶引與講解,已經能夠有所領受了,又何須翻開書本,藉紙上文字間接體會耶穌受苦被釘的細節呢?

本書的重點在於反思。《有身體的教會》一書作者邁克福斯特(Michael Frost)指出,現今教會最嚴重的問題在於只在行動中知道,而沒有在行動中反思。這種現象導致教會面對重大變故時顯得無力和僵化。他引用美國哲學家唐納德(Donald Alan Schön)所提出的幾種反思形式,分別是「行動中反思」、「對行動的反思」及「為行動反思」。無論哪種反思形式,都能夠提升人對人、事、物的理解能力,引發突破思維。當我們再一次仔細閱讀本書描述耶穌所走的十架路時,不禁要捫心自問:是否真的跟主走在同一軌道上?還是有兩手準備,看風使舵轉換跑道,甚至索性走回頭路?也許只有再三反思,我們才能稍微明白為何耶穌要三次問彼得「你愛我嗎?」

延伸閱讀:

〈在艱困中跟耶穌走下去〉

〈釘十字架的考古證據〉


按此訂購《踏上十架路:與耶穌同行的思考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