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,你的情緒讓我更了解你

2021-09-07 / 陳小碧

「你做乜嘢呀? 」、「你想點呀?」、「你幾時先唔係咁呀?」上述的疑問,都反映著我們對待孩子出現情緒時的不知所措。事實,有時候情緒的出現是突如其來的,防不勝防;有時候又拖得很久,甚至進入一種不可逆轉的狀態。大家又有否意識到這種不知所措的感覺,裡面蘊含著許多徬徨、焦慮和恐懼?

現時的社會,已比從前普遍接受情緒是我們生活的部分;可是,大部分人還是把情緒看得較為負面,「情緒化」、「鬧情緒」等等的詞彙,讓我們在不知不覺間,把情緒扣了帽子。然而,作為基督徒,我們又會否疑問,為什麼神會把情緒放在祂的創造中?為什麼我們不會把耶穌在潔淨聖殿時 (太21:12) 流露的憤怒形容為情緒化?又為什麼不把耶穌在客西馬尼園 (太26:36-38) 所呈現的傷痛稱為鬧情緒?那是因為我們明白聖殿中的耶穌,是因為沮喪、失望、痛心而憤怒;而客西馬尼園的他是陷在一種全然孤單、被遺棄和割捨的痛苦中。

如果我們嘗試用同一種態度,去探視孩子的情緒,或許會有新的發現。情緒可粗略地分為容易被看得到的喜、怒、哀、懼;而引發這些情緒的,卻是許許多多看不到的情感或感覺,例如興奮、被肯定、滿足、失落、自卑、內疚、沮喪、不安、失敗…等等。舉例:樂樂在課室裡不斷跟旁邊的小朋友聊天。老師的反應當然是要立即制止;因為他騷擾了別人,也破壞了課室的規矩。然而若老師嘗試了解孩子的行為,或許發現孩子在小息時有未了的談話;又或許他昨天有一種新的體驗,急不及待與人分享他的興奮。

另一例子:少年人阿熙遲到上課,老師詢問時,他卻裝腔作勢地瞪著旁邊的同學;老師也會很自然受到阿熙的不敬和粗野的態度影響,自己也會被激動。這個少年人出現的行為比較複雜;首先他可能有種種原因使他遲到,前一天和父母或朋友爭執延展不被理解的感受、上午碰上了找不著功課的懊惱、繼而面對老師的質詢帶來的不信任、同學好奇的眼光引致的孤單感,在在都使他變得憤怒。

大家或許會有疑問,如果孩子發生了什麼也要事事考究,那情況豈不變得更失控?了解孩子的情緒,並不代表擱下眼前的東西,只是我們也要面向自己心內的期望,和察覺自己內在的情緒;以冷靜客觀的回應取代衝動主觀的反應。若我們時常都能保持一個包容的態度,容許不同的可能性,會幫助我們展現想了解他們的意欲。

首先我們可以表示接納對方的情緒,例如:「樂樂,我看到你好像有很多開心的事想同同學分享,可否等下一個小息,或者在下課前,我給你兩分鐘分享,我相信我們全班同學都想知道你的快樂事。」又例如:「阿熙,看到你氣沖沖的入來,必定很趕了,請你先坐下,下課後請你告訴我有什麼事阻礙了你準時入課室。」希望大家能看到上述的描述,是先客觀地形容孩子此時此刻的表現,並避免了武斷的評論,窒礙了持續溝通的可能性。

其次,容許孩子需要時間去調整情緒,意思是他們未必能一下子便能安頓下來,因此我們可以提供選擇,這樣能幫助孩子開拓角度,有時候,更是彼此的一個下台階。

其三,有時候孩子已經困在情緒中,對你的建議也聽不進去;此時此刻,我們更要小心自己內在的感受,不要被不被尊重,被挑釁的感覺攪動,因為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覺察自己的情緒,他們正需要一個榜樣,從我們身上看到,過份激烈的情緒並不能幫助別人了解自己。

我們可以用誠懇的態度邀請孩子稍作安靜,例如:「阿熙,我看到你需要自己安靜一下,我和同學們很樂意等候你隨時再加入。」最後,也希望大家能覺察上述的觀點都只是即時的回應方式,其中包羅著很多溝通的模式、澄清感受的提問、誠摯的邀請,鼓勵大家繼續探索。再者,了解是需要建立在關係上的,日常的情感交流、尊重他們獨特之處的態度,才能讓孩子開放,建立願意透露內在感受的信心。

情緒是一種訊號,是神給我們的恩典,是豐盛生命的一部分。它讓我們和孩子覺察自己內在的需要,也察驗了我們需要愛和被愛的渴求。因此,我們不能只追求用技巧來面對情緒,我們還是不斷尋求上帝,真確地領受祂的愛,才能夠了解孩子的感受,繼而盛載他們的情緒。

本文版權屬陳小碧姑娘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