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信徒的信仰觀轉向
2022-09-23 / 思路·豐
「教會年輕人流失」非近年才發生。早在2014 年的「香港教會普查」已顯示這現象,近年的社運、疫情和移民只是加劇了這趨勢。面對這情況,不少教牧長執都在思考,怎樣鼓勵年輕信徒參與教會生活呢?筆者此文並非提供具體建議,而是希望從一個90 後、(相對)年輕信徒的角度分享,今日青年信徒的信仰觀(神學)發生了甚麼變化,讓希望與他們同行的牧者有多一個角度的認識。筆者觀察到,近年青年信徒在福音觀、牧養觀和事奉觀三方面出現了變化,以下將逐一討論。
福音:從個人救恩到關懷社會
過往香港教會對福音的主流理解是:每個人也有罪惡,定會步向滅亡;因此要接受耶穌十架救恩,從而得着永生。這當然是正確的理解,但不全面。福音集中在個人的屬靈和道德層面,彷彿與我們身處的社會、文化、世界無關。即使信徒關心社會、扶助鄰舍,也只是「福音預工」,背後目的仍是要領人歸主、加入教會。
近年青年信徒經歷社會運動後,更看重信仰的公共層面,希望信仰「不離地」、能與身處的社會和文化有關。這種關注呼喚着教會反思福音的社會性。翻開福音書,會發現基督的福音其實本身已具社會層面,如路加福音提及耶穌引用以賽亞書的經文:「主的靈在我身上,因為祂用膏膏我,叫我傳福音給貧窮的人;差遣我報告:被擄的得釋放,瞎眼的得看見,叫那受壓制的得自由,報告神悅納人的禧年。」(路四18 -19)這些宣告均有社會性的指向,對象是真實生活中的貧窮人、被擄、瞎眼及受壓制的人。天國不單涉及他們來世的靈魂所處,亦與他們今生的實際境況有關。對這些社會上的弱勢和邊緣羣體來說,扶助、關懷和同行不止是「福音預工」,它們本身就是「福音」,屬天國預嚐的一部分。
當然,關懷社會與個人救恩不是非此即彼,而是可兼容互通。當人預嚐過天國的美好,或會更願意接受從主而來的新生命;而當人經歷了重生,也應有更大動力關懷身邊的鄰舍。福音同時包含着個人和社會向度,這是青年信徒在福音觀上的一個轉向。
牧養:從側重教導到側重同行
牧者的角色是甚麼?大體是宣講、領導、教導和牧養等(現實中還包括不少行政工作)。但在不同處境中,牧者或有不同側重的角色。過往牧者或許是整個羣體中唯一接受過神學裝備的人,自然成了聖經和神學知識上的權威,扮演着「傳道、授業、解惑」的角色。「教導者」是牧者一個很重要的角色。但近年隨着神學教育普及化、疫情期間網絡上出現更多神學資源,現時信徒只要有心學習,便能自行獲得許多信仰知識,不再像過往般單靠堂會傳道的教導。這種知識普及的轉變,亦間接影響牧者角色的側重點。牧者最重要的角色不再是教導者。這並非代表牧者在信徒培養的任務上不再重要,只是側重點有所轉移。筆者認為在新處境中,牧者成為「同行者」的角色漸趨重要。今日年輕信徒眼見大環境轉變,對個人前路(如修讀科目)難免感到迷惘;初職信徒剛步入社會,亦遇上許多適應和挑戰。他們需同行者的支援,亦需要一些生活性的引導。
《生命猶如文本》的作者格爾金(Charles V. Gerkin)的看法或能作參考。他認為近代牧者應轉為扮演「詮釋指導」(InterpretiveGuide)的角色,協助信徒詮釋日常生活的不同經驗。教牧要與信徒同行,了解他們的生活處境,並以基督教信仰的「語言」來翻譯,助信徒運用已有的信仰資源來面對處境。牧者不一定比信徒有更多信仰知識,但必須有一顆聆聽生命和敏銳聖靈的心。聆聽生命,明白人們的掙扎和困苦;敏銳聖靈,看見事物背後的靈性議題。以同行為基礎,在生活上作詮釋指導,筆者相信這是不少年輕信徒所期待的「牧養」。
事奉:從履行崗位到尋索召命
第三個轉變關乎事奉觀。過往對不少信徒來說,事奉等同「堂會崗位」,如敬拜、組長、司事等。事奉是一種從上而下分派的模式,即視乎堂會的需要(哪裏缺人),然後便邀請信徒幫忙服侍。這種模式在過往尚算行之有效,亦維繫了堂會的基本運作。但近年青年信徒對事奉的理解出現了轉變。他們開始詢問:事奉是否一定要在堂會內?事奉是否等同服侍崗位?若我的恩賜與堂會需要的服侍崗位不符,怎麼辦呢?會問這些問題,其中一個原因是關懷的改變。
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李立峯指出,從「八十後」開始,年輕一代大幅向後物質主義轉向,愈年輕的世代愈擁抱後物質主義。這些人雖出身在物質充裕的時代,但向上流動的機會卻遠比上一代的港人少。當社會欠缺流動機會,他們便走向自我實現(selfactualization)路線。他們希望所從事的工作能發揮自己的興趣和能力。這種特徵也適用於事奉層面。年輕信徒希望其事奉不再是純粹為履行崗位要求,而是與他們的恩賜、感動、召命相符。
本文轉載自《傳書》雙月刊(總178期),版權屬『中國信徒佈道會』,本會蒙允許轉載。